世界文学研究所2014年迎新会暨系列学术讲座简讯
时间:2014-10-03 02:48 来源:作者:
世界文学研究所2014年迎新会
暨“世界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系列学术讲座新闻简报
2014年9月26日我所迎来一年一度的迎新大会。大会在外院新楼501会议室举行。副所长凌建侯教授主持了会议。所长辜正坤教授代表全所师生对入校新生表示了殷切期望与祝愿。赵白生教授、胡旭东副教授、程小牧博士出席了迎新会,向新生介绍了自己的专业、所授课程、及对新生的种种忠告。辜老师侧重谈了三个问题。第一,世界文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们应该经常自觉地体认“研究”这两个字的意义,要从本科生的纯粹学习知识的心态逐步转化到既要大量涉猎知识,更要强化自己的研究心态,也就是说,要尽量从研究的角度来整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第二,世界文学研究所既冠以“世界”二字,那么,研究生们就不要辜负这两个字的含义,这就要求研究生们能够立足专业,但其学术目光却应该展望全球,尽力拓宽自己的眼界,经常注意把自己的研究努力和全球性的学术走向、学术格局有机联系起来。第三,世界文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们更应该注意人格的升华才是头等大事,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不难,成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却很不容易。把高尚的道德和艰深的学问相结合应该成为我所师生的最高追求。
会后,辜正坤教授以“从中西文化差别的地理渊源看世界文学研究”为题做主题演讲,为我所“世界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系列学术讲座拉开序幕。
诚如研讨会主持人凌建侯教授总结的那样,辜老师以雅俗共赏的语言深入剖析了中西地理差异之下,中西文化的如何分道扬镳。按照辜老师的观点,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滋生出以农耕生产方式为主以及由此而来的大家族社会结构,近三千年来传统中国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宗教、伦理、语文、艺术、教育、法律……乃至一切价值观,无不和这点具有盘根错节的联系。与此不同的是,西方特有的地理环境则滋生出以商贸生产方式为主以及由此而来的利益集团社会结构,近三千年来传统西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宗教、伦理、语文、艺术、教育、法律……乃至一切价值观,亦无不和这点具有盘根错节的联系。简言之,一切文化、文学现象都是特定环境与特定群体互动的产物,脱离具体的时空条件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不会得到正确结论的。因此,我们在研究世界文学和文化的时候,很有必要以东西文化(尤其是中西文化)的根源性差异这种宏观背景作为观照对象。辜老师最后指出,中西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发展,可以走共荣共进的道路,其发展对策存在三种选择:融合法,拼合法,和拼合、融合互补法。他指出,单一的融合法使用不当时,势必会产生一种文化将另一种文化吞噬的结果。而拼合法则可保障各文化在保持原有个性的前提下,使自己的的种种潜在优势得到合理利用。但是,一味拼合,没有适当的融合法作为补充,拼合法也会产生过度机械、不能兼擅他者之长的弊端。因此,辜教授认为,虽然单一的融合法和拼合法二种方法在特定条件下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加以应用,但是,在大多数场合,我们更鼓励实施拼合为主、融合为辅的方法。辜教授对中国文化充满自信,并坚持认为世界文学的研究不能脱离对中国文化的观照。
我所“世界文学研究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系列学术讲座将持续邀约学界泰斗为师生们奉上学术盛宴,敬请关注。
(万明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