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届国际中西文化比较研讨会综述

首届国际中西文化比较研讨会综述

(北京大学,2013712日至14日)

 

  2013年7月12日到14日首届国际中西文化比较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北大校长王恩哥教授在贺函中对大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祝贺,对中外学者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本次会议由北大外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与国际中西文化比较协会联合主办,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会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协办。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150多名学者参加了大会。

\
国际中西文化比较研讨会开幕式
  
    国际中西文化比较协会成立于2010年,在爱尔兰都柏林和中国北京分别设有常驻办事机构。协会实行中西双会长制,现任中方会长为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辜正坤教授,西方会长为约翰•布莱尔(John G. Blair)教授(美国)。协会名誉会长为哈佛大学教授、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Tu Weiming)先生,清华大学特聘高级研究员兼城市化教育产业研究部联席主任高珮义教授任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王岳川教授任副会长。德国比较文化学者裴德思(Thorsten Pattberg)博士和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化与翻译研究所所长张政教授为中西方秘书长。
  本次研讨会的议程为期整整两天,包括7场大会主旨发言(依次为杜维明、辜正坤、Jean Bessiere、汤一介、Roger T. Ames、高珮义及Riccardo Pozzo)和4个分会场12个组的多轮次发言和讨论,内容涵盖中西文化比较的多个层面。大会的工作语言是英语和汉语,为学者间的思想交流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语言平台,高度保障了交流的便利和顺畅。
  杜维明教授在“以精神修为的方式实践儒家哲学”的主旨发言中,从西方理性启蒙主义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入手,正视世界各文化和民族的差异,特别是信仰差异,由此倡导一种以精神性的人本主义为基础的对话文明,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和人类总体所面临的前途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主席汤一介先生对文明间的比较和对话表示了一贯的关注与支持,在因病无法亲临现场的情况下,由刘昊博士代读讲稿,从“后启蒙时代”的社会特点阐发开来,探讨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可能性,呼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治疗后现代时期的世界病症。
  辜正坤教授论述了文化与环境同构和互构原理,从地形、气候、资源三要素切入探讨了中西文化分道扬镳数千年之客观根源,系统分析了中国以农耕为主态的传统大家族社会结构和以商贸为主态的西方利益集团社会结构及相应于二者的文化、尤其是价值体系必然顺应环境的利弊而协调性合理产生的具体过程。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巴黎第三大学让•贝西埃(Jean Bessiere)教授以细致的文本梳理和解读,谈到了西方寓言中描写中国与东方的异国情调,认为文学的边界与文化中的“他性”(otherness)成就了西方小说的现代特点,即中西之间的相互开放与包容。
   《东西方哲学》主编、美国夏威夷大学安乐哲(Roger T. Ames)教授从中国古代哲学术语的现代阐释出发,指出在时空限制之中每一代人由于难逃“文化偏见”的影响而诠释角度各异,自我意识的存在并非要消解中国传统哲学,而是旨在促进中国经典话语体系的传承与发展。
  高珮义博士作为本次大会的主要资助人之一,在主旨发言中从中西经济学文化比较的视角出发,指出中西在具体的经济发展道路上存在的最大差异是:西方经济发展道路的主要目的是聚敛财富,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民生问题。西方经济学文化的核心是利润本位,中国经济学文化的核心就业本位。
  意大利国际哲学联合会哲学教学委员会主席理查多•波佐(Riccardo Pozzo)教授从对西方传统哲学观的批判性反思入手,指出为了应对西方当代哲学发展问题以及更广泛意义上西方当代文化的困境,需要引入跨文化视角作为方法论的转换,以实现在跨文化框架下深入反思西方哲学史的进程。
  在以上介绍的7场主旨发言之外,多轮次的4个分会场12组发言和讨论同样引人入胜,精彩纷呈。许多学者从比较文化的大视角下探讨中西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翻译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影视、宗教等许多议题,展开集中论述和切磋。每个分会场都有5个时段的发言和讨论安排,学术气氛非常浓烈。
  本次研讨会旨在增进中西文化比较与中西方民族的对话与沟通,国际中西文化比较协会致力于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该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提升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尤其能为中国文化的自身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推进中国人文科学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   
 
(彭发胜、韩志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