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英国著名比较文学学者季哈诺夫教授主讲“俄罗斯文学理论前沿系列讲座”

        4月28、29日,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斯坦纳比较文学教授加林•季哈诺夫,受邀主讲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主办的“俄罗斯文学理论前沿系列讲座”。本系列讲座为“北京大学海外学者讲学计划”项目,邀请季哈诺夫教授与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文学理论教研室主任奥列格•克林格教授主讲,以线上会议形式进行4场涉及文学理论及俄罗斯文学的专题讲座,讲座语言为英语和俄语。此次两场讲座的主讲人季哈诺夫教授是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比较文学乔治•斯坦纳教授(首席教授),俄罗斯国家研究性高等经济大学常驻特邀教授,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学院院士。其个人专著被广泛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最新理论著作《文学理论的诞生与死亡:俄罗斯及之外的关联体制》(2019)获美国AATSEEL最佳文学研究图书奖。两次讲座主题分别为“两种世界主义”及“理论的局限:理论VS诗学,以中国为思考对象”。

(腾讯会议线上讲座)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凌建侯教授致辞)

        讲座开始前,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凌建侯教授致辞,表达了对季哈诺夫的欢迎,并回顾了季哈诺夫教授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深厚友谊,特别是在2017年举办的“世界文学理论前沿”系列活动中,季哈诺夫教授已经为外院师生带来过精彩的学术讲座。凌建侯教授同时介绍了此次“俄罗斯文学理论前沿”系列讲座的具体安排,希望能通过线上讲座的宝贵机会,打破疫情的封锁和时空的距离,让更多人把握学术前沿理论。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邹赞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

(第一场讲座:两种世界主义)

        4月28日晚19点开始的第一场讲座题为“两种世界主义”。季哈诺夫认为,在当下这个全球化风险和机遇并存的世界里,“世界主义”已经成为一个从流行杂志封面到政治家办公室随处可见的口号,但是对于这一概念还需要准确的理论定位。如今“世界主义”往往是作为一种现代话语,在全球化的积极意义上被提出来,但实质上世界主义概念与西方殖民历史与资本主义的起源有关,产生于欧洲的特定历史阶段,同时也意味着西方文化对世界其它地区文化的需求和吸收。因此季哈诺夫强调,世界主义并非是“乌托邦”,而是包含了权力斗争及不平等关系的场域,这一复杂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侧面和维度。他在本次讲座中将世界主义划分为“文化世界主义”与“政治世界主义”两种类型。“文化世界主义”意味着世界各国在平等对话中意识到、并尊重本民族文化与其它文化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并不能阻碍人道主义的普遍价值,反而能促使我们对人类价值的关注。季哈诺夫以赫尔德《诗歌中各种人民的声音》一书为例,说明“文化世界主义”的核心是坚持差异性,特别是对于文学而言,要在翻译中尽可能地保持各语言文化的独特性。第二种类型“政治世界主义”则与“文化世界主义”不同,强调的是从某一种文化角度观看世界,试图缩小甚至消除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这种观念以康德《论永久和平》中表达的现代世界主义政治观为开端,康德认为只有降低世界文化差异的显著性才能防止战争,获得世界和平。政治世界主义适用于国家和非该国国籍的世界公民之间的关系,这也是20世纪战争年代很多流亡者的生存状况。最后,季哈诺夫以卢卡奇、特鲁别茨柯依、贡布罗维奇和昆德拉等有异国生活和写作经验的知识分子为例,说明了文化与政治世界主义的两种类型。

(左: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邹赞教授主持讲座;右: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郑春光副教授评议中)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对外合作部挂职副部长郑春光老师就世界主义与世界文学、流亡文学、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以及世界主义与普世主义的区别等问题作出了精彩评议。讲座的最后,季哈诺夫讲授与观众交流了关于如何在世界主义语境中研究翻译文学和流亡文学等问题的看法。

(第二场讲座:“理论的局限:理论VS诗学,以中国为思考对象)

        4月29日进行的第二场讲座主题为“理论的局限:理论VS诗学,以中国为思考对象”。季哈诺夫教授提出,如今流行的“理论”及“文学理论”概念是一种西方话语产物,无法用来概括和理解西方之外,特别是中国和中东地区的文学研究传统,“诗学”或许可以成为取代“理论”成为反思文学的模式。他首先提出,文学理论是历史性的概念,它产生于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将文学视为独立于政治、哲学等其他思想的自主性话语。文学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终结,这是知识生产新体制的出现、社交媒体的兴起和全球化及移民对西方经典的解构等多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为我们思考以诗学作为文学研究模式的理论潜力提供了可能。不同于文学理论,“诗学”话语认为文学一直具有自主性,恰恰是由于文学始终处于与外在政治和宗教话语的和谐相处中,无需通过挑战其他话语来确立自主地位。季哈诺夫以柏拉图《理想国》、孔子《论语•阳货篇》以及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为例,指出其中反映出的个体与国家的关系差异是理解理论与诗学差异的切入点。同时,季哈诺夫还提醒我们注意西方和中国文学与宗教相处的不同模式,以及西方文学研究史(特别是20世纪的俄国形式主义流派)中理论与诗学的并行。最后,季哈诺夫希望中国学者不必遵循西方的文学研究话语规则,强求所谓的“中国文学理论”模式,而是在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具体历史中探索建立“诗学”的可能。郑春光老师在评议中感谢了季哈诺夫对中国学者研究成果的关注和期许,同时也就中国学者如何进行文学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讲座历时两天,共有300余人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与,同时本讲座在哔哩哔哩网站进行了线上直播,吸引了近2000人关注。线上讲座丝毫没有限制参与者的热情,大家就讲座议题提出了许多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与季哈诺夫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此次讲座内容均来自主讲人即将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世界文学研究所发挥了沟通多语种文学研究成果的学科价值,为广大师生接触国际知名学者、掌握国内外文学理论前沿搭建了平台。

(郭靖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