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张隆溪教授做客北大人文讲座,主讲“文学史写作和世界的文学史”

    2019年10月14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人文学部联合主办的北大人文讲座第281讲在北京大学外院新楼401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欧洲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及翻译讲座教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特聘教授张隆溪作主讲,主题为“文学史写作和世界的文学史”。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凌建侯教授主持讲座,北大原英语系戴行钺教授,法语系罗湉副教授,世界文学研究所胡旭东副教授、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程小牧老师等6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讲座。

    凌建侯教授在开场白中对张隆溪教授作了介绍,回顾了张隆溪教授此前做客北大所作的精彩讲座给北大师生带来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其在课堂内外讨论中引发的热烈反响和激起的思想火花。
    在讲座中,张隆溪教授从文学史的黄金世纪19世纪的发展状况讲起,论及20世纪文学史研究乃至史学研究、实证主义的衰落。张教授指出,这种状况是与文学理论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形式主义和新批评都把文本本身作为研究重心,至解构主义和当代文化研究使得学者们的研究视野进一步离开了文学史,而后现代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兴起也使得文学史需要作出价值判断的选材更加困难。20世纪有重大影响的文学史著述开始呈现与传统文学史不一样的姿态,主要体现为避免因果关系的论述、不讨论目的性和发展性的逻辑关联、仅针对某一时期进行全景描绘和材料罗列等,以至于出现类似“文学史还可能吗”这样的声音。张教授认为,“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只能提供给读者一大堆材料,提供信息却不讲授知识,读者无法从中厘清完整的、清楚的关系,至于文学史的写作变得困难主要是西方的问题,在中国文学史的写作从来都是很重要的。


    张隆溪教授指出,说起世界文学,其实很多人对欧美以外的文学史并不十分熟悉,此前的世界文学史通常是从几个人、至少是某一族群的观念出发来编写的。张教授目前参与的国际计划正在完成中的一套四卷册世界文学史,是尽量由不同文学传统的学者来写自己的文学史,向全世界的读者来介绍自己的文学传统和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品。其中选编的文学经典,不是由其他文化群体或某一立场来决定,而是在其自己的文学传统中真正经受住时间检验具有重大影响和价值的作品。张教授作为这套丛书中国文学部分的写作者,致力于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视野。


    在现场问答环节,在座师生与张隆溪教授就文学史和世界文学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碰撞出许多独特的问题和见解,互动讨论氛围热烈。讲座在凌建侯教授简短的评议和总结中落下帷幕,他向张隆溪教授的精彩讲座致谢,表达了今后进一步加强北大和国际学界交流合作的期望。本次讲座拓展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为世界文学研究和对文学史写作的思考提供了不少启发。两个小时的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文: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