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北京大学高端学术讲学计划:欧科院院士霍农做“德国学者眼中的中美文化”系列讲座

    金秋十月,燕园层林尽染,硕果累累。2018年10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大学人文学部的鼎力支持下,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国际合作部联合举办高端学术讲学计划,特邀欧洲科学院院士阿尔弗雷德·霍农(Alfred Hornung)教授做了题为“德国学者眼中的中美文化”的系列讲座。霍农教授是德国美因茨大学英语系教授,德国美国研究学会主席,大学英语评级与美国研究评委会主席,欧美多种族研究会主席、《美国研究》丛书与《美国跨国研究杂志》主编,2013年荣获美国研究终身成就奖,2014年被遴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是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的简称,代表着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界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目前已有52名院士获得过诺贝尔奖。此次学术活动历时三天,四次讲座共吸引了来自北大多个院系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编译出版社等近300人次前来聆听。

 

(王建副院长致辞)

 

(霍农教授致辞)


    10月26日晚,系列讲座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楼501会议厅拉开序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凌建侯教授主持开幕式,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建教授和霍农教授先后致辞。王建教授首先代表学院对霍农教授的来访表示欢迎,之后介绍了北大外院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蓬勃的发展现状,并讲述了北大与霍农教授20年的交往与合作,感谢他为北大与美因茨大学合作关系的建立所做出的贡献,相信此次活动将是一场学术盛宴。霍农教授简要回顾了20年来他到北大访学的经历,坦陈他与北大尤其是外院的不解之缘,并对在场的师生表达真挚的谢忱。

 

(凌建侯教授主持)

 

(霍农教授在讲座中)

 

(霍农教授与院领导、主持人、评议人合影)


    26日晚上,第一场讲座主题为“中国理念与美国政治:作为21世纪典范的18世纪中美关系”,由凌建侯教授主持。霍农教授以歌德和马克思关于世界文学的论述为引子,强调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之外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将孔子作为一座全球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霍农教授详细介绍了孔子思想对18世纪欧洲启蒙主义学者和美国国父们的深刻影响,揭示出其在西方发展历程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并以此为基础,预言中国在21世纪扮演的角色: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构建经济和政治合作的跨国网络;借助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为世界营造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刘意青作为评议人,对霍农教授第一讲内容作了精彩点评,高度评价了他在挖掘孔子思想在西方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方面所做的分析,认为演讲逻辑清晰,例证详实,也赞同他对“一带一路”倡议作为跨文化、跨区域、跨国家媒介的观点;她进一步指出,孔子“有教无类”教学思想早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对孔子思想在世界的影响方面作了一些补充。

 

(刘意青教授评议)


    27日上午,第二场讲座主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由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澳大利亚中心主任刘树森教授主持。霍农教授首先回顾了“丝绸之路”由汉代至明代的发展演变历程,指出其对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双重意义。随后,他从宗教、哲学、技术等层面强调了丝绸之路对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以孔子思想为个案,分别讲述了其在法、德、英、美的传播,并指出本杰明·富兰克林十三条美德中对孔子思想的化用,以及美国最高法院三大立法者之一正是孔子。霍农教授强调当代“新丝绸之路”应当在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合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作用,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平衡发展。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英语系教授王敬慧作为本次讲座的评议人,十分赞同霍农教授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分析,指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与基督教思想的共通性。她还强调说,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探讨孔子思想,更应该借助“一带一路”、孔子学院等文化交流平台,使孔子思想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凌建侯教授认为,目前学界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往往聚焦于经济、政治、历史维度,而霍农教授以世界文学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看待“一带一路”的新视角。

 

(刘树森教授评议)


    27日下午,第三场讲座主题为“跨国课堂的多样性与生命写作:兼谈汤亭亭的《女勇士》”,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博士后郑春光主持。由于今天是汤亭亭的78岁生日,本场讲座也因此具有了格外独特的意义。霍农教授首先分析了欧美学界关于“多样性”概念的众多界定,指出“多样性”与“包容性”(inclusion)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以及它在不同语境、框架下的多重指涉。随后,霍农教授厘清了“生命写作”(Life Writing)这一概念的发展历程和含义,认为它作为一个总括性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并以汤亭亭、黄玉雪(Jade Snow Wong)等华裔美国作家为例,指出“生命写作”将成为展现文化“多样性”和构筑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王敬慧教授作为评议人,认为汤亭亭的自传《女勇士》展现出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与排他性的双重特征,并对文本中的文化移植现象和“说”故事传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王敬慧教授评议)


    28日上午,第四场讲座主题为“生态学与生命写作:跨国与跨文化视角”,由郑春光老师担任主持。霍农教授首先阐释了生态学与生命写作、自然与文化的内在联系,随后以梭罗的《瓦尔登湖》、陶渊明的诗歌、中国园林艺术为例,分析了东西文化传统中返归自然的思想意识与创作实践。他进一步以特丽•坦皮斯特•威廉斯和中国作家为例,分析了生命书写暗含着对自然的保护与对生命创伤的治愈。最后,他通过介绍青藏高原上的生命写作,分析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并与加拿大日裔生物学家大卫·铃木的生命写作对比,说明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具有跨越不同民族地域的内在一致性。刘意青教授评议了这场讲座。她首先请霍农教授进一步解释了以爱默生《自然》为代表的先验论哲学的生发和影响,然后指出霍农教授的讲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术研究的标准范例,并进一步谈及北大外院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就奠定了扎实的文本细读传统,认为中国学者应当继续潜心研究,为国际学术交流贡献更多的中国声音。

 

(郑春光老师主持)


    讲座还设置了现场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就中美文化交流、“一带一路”倡议、生命写作等问题连连发问,霍农教授一一加以回应。现场互动气氛非常热烈,德国学者与中国师生碰撞出了发人深省的思想火花。通过聆听霍农教授的系列讲座,大家对中美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生命写作等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有助于激发学术兴趣,优化知识结构,拓展学术视野。

 

(现场观众提问)


    精彩纷呈的系列讲座在凌建侯教授的总结致辞中落下帷幕。他由衷感谢霍农教授在跨文化视域下对孔子思想、“一带一路”、中美关系、生命写作等方面所做的分析和见解,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共享”理念一方面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为代表的和谐思想,另一方面也从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对话思维倾向获益良多,只是东西方的这两种思想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发展,居于主流地位的始终是零和游戏式的独白思维倾向,他认为体现亦此亦彼思维的和谐与对话及其现实表现“一带一路”倡议,是当代中国提供给世界的文化思潮,它必将取代各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奠定哲学基础。凌建侯教授同时也感谢了刘意青教授与王敬慧教授对本次系列讲座的精彩评议。此次系列讲座的顺利举办,不仅为北大师生与国际知名学者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也有助于提升北大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影响力,为金秋十月的燕园贡献了精神食粮。

(文:李啸宇、郑春光;图:豆豆)